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自动笺注)
欽定四庫全書
 禹貢錐指卷二
              徳清胡渭
冀州(釋文冀居器反)
 傳曰堯所都也又曰此州帝都不説境界以餘州所至可知正義史傳皆云堯都平陽五子之歌云惟彼陶唐有此冀方冀州堯所都也又曰兖州濟河東河以東也豫州荆河南河以南雍州西河西河以西也東河之西西河之東南河北是冀州之境也又曰九州之次以治先後水性下流當從下而泄故治皆從下以為冀州帝都首從冀起而東南次兖而東南次青而南次徐而南次揚從揚而西次荆從荆而北次豫從豫而西次梁從梁而北次雍雍地最髙故在後也自兖已下皆凖地之形勢從下向髙從東向西青徐三州竝為東偏雍髙於豫豫髙於青徐雍豫之水從青徐而入海也梁髙於荆荆髙於揚梁荆之水從揚而入海也兖在冀之東南冀二州之水各自東北入海也冀州之水不經兖州以冀是帝都河為大患故先冀而次兖若使冀州之水東入兖州水無去處之無雖是帝都不得先也蘇氏曰堯水河為患最甚江次之淮次之河行冀兖為多而青徐下流被害尤甚堯都於冀故禹行自冀始次兖次青次徐四州治而河患衰矣雍豫雖近河以下流既治可以稍緩也故次揚次荆以治江淮江淮治而水患平故次豫次梁次雍以治河上流之餘患而雍最髙故終焉渭案堯都平陽山西平陽府臨汾縣西南平陽故城是也李廵爾雅解州孔疏以為所言未必得其本其後晉志通典亦皆有説林少穎九州命名之義盖出於一時偶然不可必求其義傅同叔云凡釋九州之名者皆因字生義云未必古人命名之實不足信也此真通人見今一槩不録以其言盡屬傅㑹且非要義所闗也
古書唐堯所居者三一為帝都漢志河東
唐堯所居應劭平陽堯都在平水之陽是也
為始封之國一在太原晋陽漢志云故詩唐國
周成王滅唐封弟叔虞晋水所出是也一在中山
唐縣漢志堯山在南應劭曰故堯國張晏曰堯
為唐侯國於此是也鄭康成詩譜云唐者帝堯
都今曰太原晋陽始居此後乃遷河東平陽
皇甫謐帝王世紀始封於唐今中山唐縣
晋陽及為天子平陽此皆在冀州之域故曰
惟彼陶唐有此冀方濟隂定陶縣從漢郡國
亦云古陶堯所居此則在兖州之域水經注永安
彘縣汾水自縣西歴城東瓚注漢書云堯所
東去十里永安霍州太山在其東揚
冀州箴雖有岳陽是都語然岳陽所該者廣
平陽亦在太岳之陽恐不止永安瓚説非是
閻百詩尚書古文疏證蔡傳堯初為唐侯後為
天子都陶故曰陶唐按堯為天子實先都吾晋陽
後徙平陽從不閒有都陶之事真屬臆語即書
左氏杜注孔疏不確漢書臣瓚注堯初居
唐後居陶故曰陶唐師古曰瓚説非也許慎説文
解字陶丘再成也在濟隂夏書東至陶丘
丘有堯城堯嘗居之後居於唐故堯號陶唐氏
得其解矣吾欲取以易蔡傳(渭按竹書帝堯九十年游居於陶一百年)
(帝陟于陶瓚説本此)冀州不言境界傳説為正馬鄭皆云時
帝都之使若廣大然孔疏非之曰夫既局以州名
復何以見其廣大妄説晁以道云亦所以
京師王者無外意説馬鄭班固所謂非其本
義與不得已
或問冀州欲言其境界云何曰若爾雅曰兩
河間則漏却南河未善也古者河北之地皆謂之
河内戰國魏始有河内河東之别而秦漢因之
以置郡周禮所謂河内不止河内郡地也今即兼
幽幷言之亦無不可必欲書境界河内冀州
庶㡬得之(史記義云古帝王之都多在河東河北故呼河北河内河南河外)
(河從龍門南華隂東至衞州東北海曲冀州故言河内自大河以北總謂之河内而非若)
(今之但以懐州河内也)然經文簡可以互見不必爾也
舜肇十有二州冀州北廣大分幷州幽州
(此馬融説也孔傳同)至夏而復合於冀與堯時同爾雅之九
州有冀幽而無幷郭璞以為殷制兩河間冀州
注云自東河西河燕曰幽州注云自易水至北
狄盖殷分夏冀州東北以為幽而正北幷州
地仍屬冀視虞之冀則大矣周禮東北幽州
内曰冀州正北曰幷州與虞制同賈公彦䟽云周
冀州小於禹貢以其北有幽幷然不唯小於禹
貢亦小於爾雅
冀州中土軒轅陶唐有虞夏后殷人所都及
實沈臺駘孤竹之封皆在焉春秋時可考者晋(古實)
(沈之虚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及周成王滅之以封弟叔虞唐侯至子變改名曰)魏霍
冀黎(書西伯戡黎即此今為黎城縣)揚郇(或作荀)賈沈姒蓐黄(帝封臺駘)
(於汾州沈姒蓐黄實守其祀)路赤狄邶鄘衞(始封在朝歌)邢共凡原
雍邗虞檀温中山鼓鮮虞北燕無終山戎
凡三十五國戰國時燕趙魏而秦衛亦兼得其
地秦并天下三十六郡此為鉅鹿邯鄲上谷
右北平遼西河東上黨太原代郡鴈門雲中三
川(北境是)漢武置十三州此爲冀州(領郡國九)幽州(領郡國十)
幷州(領郡九)後漢魏晉並因之(晉冀州郡國十三幽州幷州六)南
北朝土地分裂増置漸多不可勝紀唐承隋制州
即是貞觀初因山形便天下十道開元
中又析爲十五道此為河北道汲郡(衛州)鄴郡(相)
廣平(洺)鉅鹿(邢)信都(冀)趙郡()常山(鎮)博陵(定)河
間(瀛)文安(莫)饒陽(深)上谷(易)范陽(幽)順義(順)歸化
(分順州置)歸德(燕)嬀川(媯)漁陽(薊)密雲(檀)北平(平)栁城
(營)等郡河東道河東(蒲州)絳郡(絳)陜郡(陜北境是)平陽
()髙平(澤)上黨(潞)樂平(儀)陽城(沁)大寧(隰)文城(慈)
西河(汾)太原(并)昌化(石)鴈門(代)定襄(忻)安邊(蔚)馬
邑(朔)雲中(雲)等郡又都畿河内郡(懐州)關
單于大都䕶府以上通典所列信都當全屬兖
鄴郡内黄堯城臨河汲郡黎陽東境當分屬
兖以今輿地言之山西太原平陽汾州潞安大同
五府澤遼沁三州河南懐慶衞輝彰徳三府(唯衛輝胙城)
(縣舊在大河南當屬兖)直隷順天永平保定廣平順徳
府及真定河間二府西北境(當以漢時漳水故道為界水西属冀)
(水東属兖詳見後)大名府濬縣西界(以宿胥故瀆為界西屬冀東屬兖)
又新置宣化府(舊為萬全都司)及故遼東都司西境(以大)
(遼水為界西屬冀東屬青)其北則踰塞直抵隂山下西起東受
降城北東於大遼水皆古冀州域也
西距河河自今塞外東受降城南而東至山西
大同府東勝州界折而南經平鹵衞及太原府
河曲保徳興縣汾州府臨縣永寧寧鄉石樓
平陽府永和大寧吉州鄉寧河津榮河臨晉
州是為西河與雍分界
冀南亦距河河自蒲州雷首山折而東經芮城
平陛垣曲河南懐慶府濟源孟縣温縣武陟
衞輝府獲嘉新鄉汲縣是為河南與豫分界
公元前602年
冀東亦以河與兖分界周定王五年河徙之後
禹河故道堙廢而冀兖之界難分今按漢志魏郡
鄴縣下云故大河在東句北入海故大河者即王
横所云禹之行河水本随西山東北去者也河
汲縣南東北流黎陽縣西南大伾上陽
山之間(大伾山一名陽山今在濬縣東南二里賈讓所謂東山枉人一名善化山)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俗上陽三山賈讓所謂西山也)蘇代謂之宿胥
之口酈道元謂之宿胥故瀆李垂謂之西河故瀆
濬縣舊志云在縣西十里禹迹也(河徙縣東故稱此為西)
(河)自此而北歴蕩隂安陽鄴縣斥丘(東接内黄魏縣)至列
斥章之境左㑹衡漳所謂北過降水也(應劭曰斥)
(章縣漳水出治北入杜佑漳水横流肥郷縣界入河斥章曲周縣地肥鄉列人縣地盖)
(漳水二縣境注於河也)河自此東北入海及定王時南徙
衡漳東出循河故道而下東光縣西與大河
王莽時河益徙而南漳水専達於海故斥章
下水經通謂之漳水東北平恩曲周鉅鹿經縣
南宫堂陽扶栁信都昌成西梁桃縣鄡縣下博
武强武隧武邑東昌弓髙阜成樂成建成成平
浮陽章武平舒入海盖皆禹河之故道也而説
經者皆以王莽河為禹河謬矣(大河故瀆一名北瀆王莽時空俗遂)
(稱王莽河)以今輿地言之濬縣(屬直隷大名府)湯隂安陽
漳(並屬河南彰徳府)成安肥鄊曲周(並屬直隷廣平府)平鄉廣宗
鉅鹿(並屬順徳府)南宫新河冀州(並屬真定府)束鹿(屬保定府)深
衡水武邑武强(並屬真定府)阜城獻縣交河滄州
靜海天津(並屬河間府)皆禹時冀東瀕河之地中
與兖分界王制謂之東河北播九河其經流爾
雅謂之徒駭又同為逆河東至碣石入海後世
勃海者也詳見導河
冀州信都縣貝州清河縣通典以冀入古
冀域貝入古兖域而又據洚水畫界縣在水西
者為冀域縣在水東者為兖域今按漢志漳河
信都縣北東入海禹貢絳水亦入海此水自南
宫入經縣折而東北信都城東注廣川之張
甲故瀆其後水復北道絳瀆遂空因謂之枯洚
漳水一時之徙流也(詳見導河)杜意謂禹河在此間
故以枯洚為降水深州陸澤大陸是為北
降水至於大陸云爾然枯洚實非禹迹而冀兖
分界以徒駭不以枯洚也杜承前謬抑又甚
漳水故徒駭也唐冀貝所領諸縣皆在漳東安
有古冀地乎
東北與青分界䖏於傳記無可考今碣石
西之渤海即禹時逆河也自天津衞直沽口與
分界又北歴寶坻縣東南折而東歴豐潤灤州
樂亭盧龍昌黎縣昌黎纍縣碣石在其地渤
海之北岸皆冀域也自此以東則為大海東歴
寧縣東南東歴山海關南又東歴遼東寧逺
寧等衞南是為遼西郡地又折而南歴海州衞
西南(衞在故遼東都司城南一百二十里)曰梁房口關大遼於此
入海(關在盖州衞西北九十里海運舟由此入遼河)水經注大遼水出
塞外衞白平山(亦言出□石山)東南入塞遼東之望平
縣西屈而西南流襄平縣故城西(襄平遼東郡治眀為遼)
(東都司郭下定遼中衛地)又南逕遼隧故城西又南小遼水
注之(水出玄菟髙句麗縣遼山)又東南房縣西左㑹白狼
水(水出右北平白狼縣)又東逕安市縣西南入於海(漢志望平縣遼)
(水出塞外南至安市入海行千二百五十里明一統志遼河三萬衞西北入塞南流鐵嶺潘陽)
(都司西境廣寧東境南至海州衛西南入海)望平襄平遼隊房縣
安市遼東郡之屬縣而遼水逕其西是知遼
西為冀域遼東為青域而碣石東梁房以西之
海則二州共之矣
冀之北界亦無可考約略言之當得隂山侯應
北邊塞至遼東外有隂山東西千餘是也昔戰
國時趙北破林胡樓煩長城自代竝隂山下至
髙闕為塞(師古髙闕山名朔方之北)而置雲中鴈門代郡
亦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師古曰造陽地名在上谷界)置上谷
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距胡燕趙所長城
雲中以迄遼西延袤可三千里疑即堯時冀州
北界但今之長城未必古跡其詳不可得
公元708年
耳北西頭當起東受降城(唐景龍二年張仁愿築置振武軍元和志)
公元621年
(云在朔州北三百五十里本定襄郡之盛樂縣武徳四年扵此雲州麟徳三年單于大都)
(䕶府)即舜所分并州西界東頭當抵醫巫閭山
即舜所分幽州東界山在遼東都司廣寕衞
西五里(衞東都司城四百二十里)職方氏幽州山鎮醫巫閭
是也一統志云舜分冀州東北幽州即今
寧以西之地分東北營州即今廣寧東之
地秦以幽州遼西郡營州遼東郡盖仍燕之
以大遼水為限
栁城縣漢屬遼西郡置營州治焉唐因之地理
營州栁城縣西北接奚北接契丹通典東至
遼河四百八十里南至海二百六十里西至北平
郡七百里北至契丹界五十里其地逺在今之塞
永平府舊志栁城昌黎縣西南六十里此
公元765年
唐永泰元年所置柳城軍非古之栁城昌黎
廣寧縣大定末更名亦非古之昌黎水經注
曰魏田疇引軍盧龍塹山堙谷五百餘里逕
白檀平岡白狼栁城(見濡水)又曰燕慕容皝
栁城之北龍山之南福地也使陽裕龍城
栁城龍城縣(見大遼水)此真古之栁城禹貢冀州
頭之北界當訖於此今乃謂在昌黎縣西南則冀
東北隅䠞地七八百里矣豈不謬哉
顧氏日知録云古之天子常居冀州後人因以冀
州為中國之號楚辭九歌冀州兮有餘淮南子
女媧氏殺黑龍以濟冀州路史云中國總謂之冀
榖梁傳曰鄭同之國在乎冀州渭按九歌
云覽冀州兮有餘横四海兮焉窮淮南子女媧
殺黑龍以濟冀州又云正中冀州中土則號
中國冀州范寗榖梁鄭姬之國冀州
京師親近不能服則疎逺可知楊士勛釋曰
冀州天下中唐虞夏殷皆都焉是天子之常
居故後王雖不都冀州得以冀州言之則號王
畿為冀州義亦微别
冀兖共此徒駭八支皆在兖域而孔䟽冀州
不經兖州常深以為疑及讀河渠書禹道河至
于大伾以河行平地數為敗乃厮二渠以引其河
北載之髙地降水至於大陸憬然如夢初覺
洚水大陸九河之區堯時尚未為河所經也孔
精絶蘇説更暢於孔或謂時徐青無河患
所治者濰淄及汶徐所治者淮沂及泗耳於河無
涉余按漢武帝時河決子東南注鉅野通於淮
泗是患及徐也成帝時河決東郡平原泛濫入濟
千乗是患又及青也當二渠未厮之日河自大
以下平地數為敗安知青徐之不若後世
横被其害乎執經文州界之所無以子瞻
夏蟲不可語氷者也
鄭樵六經奥論曰洪範五行之序一曰水禹之治
水自冀州始冀為帝都北方屬水故冀在先
州之水既治水生木木屬東方故次兖次青次徐
東方也兖青徐之水既治木生火火屬南方
次揚次荆南方也荆揚之水既治火生土土屬
中史故次豫豫居天下之中也豫州之水既治土
生金金屬西方故終之以梁雍焉渭按禹治水
不過先下而後髙更無他義夾漈之説類隂陽
五行家言以説經將流爲緯書之祅妄然其言
近理足以惑人洪景盧亦載之隨筆不可以
不辨
既載壺口治梁及岐(釋文壺音胡治如字岐其宜反)
 傳曰壺口冀州梁岐雍州從東循山治水而西正義班固漢書地理志據前漢郡縣山川所在志云壺口河東北屈縣東南山在左馮翊夏陽縣西北岐山右扶風美陽縣西北然則壺口西至梁山山西岐山從東而向西言之也曽氏旼曰吕不韋龍門未闢吕梁未鑿河出孟門上大逆流無有丘陵髙阜滅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謂之孟門地理志謂壺口北屈東南酈道元孟門北屈西南壺口孟門東山龍門在梁山北則梁龍門南山以是言之其先河出孟門之上横流而出則知其東之壺口其南之梁山西之岐山皆墊於水矣壺口西闢孟門始事壺口梁山之北闢龍門而終事於梁山而其餘功又及岐山焉盖壺口梁岐一役也其施功同時不可分言於二州故并言於冀也葉氏夢得曰詩言奕奕梁山甸之則梁施功為多而岐則因以及之者薛氏季宣傳稱孟門儒者多未之信夏書既載壺口不可誣也吕氏祖謙壺口龍門上口水之為患本於龍門狹隘鑿之以行水用工之冣大者渭按既者已事之辭載事也鄭康成云載之言事韋昭壺口山在山西平陽府吉州西南七十里山在今陜西西安府同州韓城縣西北九十里岐山在今鳳翔府岐山縣東北十里吉州北屈韓城夏陽岐山美陽水患莫大於河孟門龍門乃河之上下山石當路束流水泄不利故首闢之壺口事畢遂西治梁盖自龍門西河南至華隂所謂決川距海也治梁之餘因而及岐蓋決渭之下流入於河兼治梁山之野使可耕作所謂畎澮距川
先儒以既載連上冀州讀謂賦功屬役載於書籍
經實無此意且以既載連上讀則壺口二字不成
辭當從蘇氏以既載壺口為句載本訓林少穎
引詩俶載南𤱔為例謂始有事壺口愚按詩傳
俶始載事以為有事宜也此但言載無始義爾
雅哉始也哉與載異顔師古以載為始非是當從
韋之訓事請事斯語之事也
三面距河而不言治河盖河非一處治一時
不可渾言故舉山與地以别之壺口山志龍門
西河治也岳陽南河厎柱治也覃懐志孟
津洛汭之治也衡漳東河治也陸志徒駭
之治碣石逆河治也不言治河而河已無
不治聖經書法其微而彰也如此
禹所治者水也而或舉山以表水唯壺口山志
西河雍之三危黑水為決川距河之事岐岳及
徐之䝉羽梁之岷嶓蔡䝉雍之荆岐終南惇物
鼠則皆濬畎澮距川之事所謂滌源者也
尸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皆言龍門未闢吕梁未鑿
河出孟門之上孟門山在今平陽府大寧縣西南
八十里吉州西六十里壺口之北黄河中流水
云河水南北屈縣故城西有孟門山龍門
上口也實為黄河之巨扼此石經始禹鑿河中
潄廣夾岸崇深傾崖返捍巨石臨危若墜復倚其
中水交衝鼓若山騰濬波頽疊迄於下口元和
郡縣志云孟門山慈州文城縣西南三十六里
(今吉州西北六十五里有文城廢縣)俗名石槽河中有山鑿中如槽束流
懸注七十餘尺渭按龍門上口孟門在今吉
西西直陜西延安府宜川縣下口即今
縣壺山盡近世亦謂之龍門者也西與韓
城之龍門相對上口至下口約一百六十餘里
孟門有二一在龍門山北三子河出孟門之上
公元前119年
是也一在太行山東左傳二十三年齊侯伐
晉取朝歌孟門太行史記吴起魏武侯
殷紂之國孟門太行(戰國䇿作右漳滏)吕氏春秋曰通
乎徳之情則孟門太行不為險矣劉孝標絶交
論曰太行孟門豈云嶄絶凡與太行連舉者皆非
吉州孟門杜預孟門晉隘道而不言其䖏
司馬貞吴起列傳云劉氏按朝歌則孟
門在其西今言左則東邊别有孟門也其注齊世
家則曰孟門朝歌東盖據起言以立説今其地
實無山以應之齊師自朝歌西入不當反在
其東然則孟門太行隘道之名疑即今輝縣
白陘也樂史太平寰宇記相州安陽縣有鯀隄
禹之父所築以捍孟門今謂三仞城(淮南子夏鯀三仞之城諸侯背)
(之)盖亦指朝歌西之孟門不知孟門來者
何水須築隄以捍之若謂此孟門龍門上口
築隄當在太原府瀕河之地安陽西河千里
山脊隔斷何用孟門築隄竊疑此隄為清淇
諸水而設後人誤認孟門一山附㑹
以為鯀所築以捍孟門
漢賈讓奏云昔大禹治水山陵當路者毁之故鑿
龍門伊闕厎柱碣石墮(火規反)斷天地之性林
少穎曰鑿者宜就狹處鑿而廣之未必賈讓
墮斷天地之性渭按性猶生也謂非人功所造
對上文城田廬冢墓而言山陵當水路則墮之
亦非謂本不通水者也生而狹者人功鑿之使廣
即是墮斷天地之性讓言未為過也
三子所稱吕梁山禹貢梁山春秋成公
年梁山崩公羊曰梁山河上山榖梁壅遏河三
不流水經河水南出龍門口注云昔大禹導河
積石疏決梁山謂斯處也即經所謂龍門矣魏土
地記曰梁山北龍門山大禹所鑿通孟津河口
廣八十步巖際鐫跡遺功尚存河水南逕梁山
原東山在夏陽縣西臨河上渭按梁山之崩能
壅河則俯瞰河流可知信為禹鑿之餘三子所稱
吕梁即此山之别名酈道元以為離石縣
其言曰善無西流吕梁之山而為吕梁洪
石崇壁立千尋河流激盪震天動地吕梁
河出孟門上盖大禹所闢以通河司馬彪
吕梁離石縣西今於縣西歴山尋河竝無遏
岨至是乃為巨嶮即古吕梁矣在離石北以東可
二百餘里(按元和志唐初分離縣地置孟門縣廢後復置定胡縣東至石州九十五里黄河去縣)
(西二百歩孟門闗在縣西一百歩盖誤據司馬彪以此地為孟門遂置縣及闗道本言離石東北有吕梁未)
(嘗謂離石之西有孟門也)閻百詩為之辯曰道元吕梁之水
勢與龍門無異以為離石離石眀之石州改名
永寧州者必求其地以實之永寧州東北則今静
樂縣岢嵐州之地西去黄河約二百里無所謂
流也土人欲當以河曲縣西南二十五里天橋
亦有禹鑿之跡天将隂雨激浪如雷相似矣而
無所謂千仞巨石南去離石四百餘里皆與酈
不合闕疑百詩言甚覈今大同府平鹵衞西
亦有吕梁山近志以酈氏所言者當之則更在河
曲之北去離石愈逺矣總由不知吕梁龍門
南山而移其名於它處耳且使吕梁果在離石縣
北則西南孟門六七百里未鑿不足為其害三
先言龍門次言吕梁其為夏陽梁山無疑
列子有吕梁為孔子所觀者酈道元謂在吕縣
泗水之上今徐州東南五十里吕梁山是也其下
即古泗水金元以後黄河所奪而泗殫為河禹
未嘗經此傅同叔以此為禹鑿之吕梁謬極矣
王應麟困學紀聞治梁及岐若從古注則雍州
山距冀州甚逺壺口太原不相晁以道水經
以為吕梁狐岐讀此始知蔡傳説宗晁氏其言
梁岐冀州梁山吕梁山也在今石州離石
縣東爾雅梁山晉望冀州吕梁也又春秋
山崩左氏榖梁以為晉山則亦指吕梁矣岐
山在汾州介休狐岐之山勝水所出北流
注於汾二山河水所經治所以開河道也先儒
以為雍州梁岐非是渭按蔡氏所指吕梁在今
永寧州東北本名骨脊山(一作榖積山在東北百里太原府交城縣)
(接界俗稱吕梁山)去河一百五十餘里狐岐在今孝義縣
西一名薛頡山(與介休縣接界)去河三百三十餘里安得
河水所經而治之以開河道乎且使二山果為
此經之岐梁則當在太原役中不得壺口連舉
矣晁説大謬爾雅梁山晉望正謂夏陽梁山
夏陽故少梁泰地左傳十年晉人伐秦取少
梁山由是晉成五年山崩晉侯所以問伯
宗而行降服徹樂之禮下逮戰國少梁猶屬魏故
梁山雖在雍域而實為晉望蔡氏以為冀州
離石吕梁何其考之不詳
或問尸子之言可信乎曰可信藝文志尸子二
十篇名佼晉人秦相商君師之鞅死佼逃入蜀
秋榖梁傳兩引尸子語後漢書宦者傳注曰尸子
晉人作書二十篇一篇九州險阻水泉所起
盖即龍門吕梁之説所自出也尸子晋人必親見
禹鑿之迹故以為言吕不韋相秦採入其書淮南
子亦載之此或古書成語非佼所造也朱子語錄
龍門至今石斷流水自上而下其勢極可畏
向未經鑿治時龍門正道不甚泄故一派西滚入
關陜一派東滚往河東為患冣甚此言深得尸子
之意蔡氏親承師説宜尊所聞而集傳既從曽氏
吕不韋語又從晁氏謂吕梁離石自相矛盾
眀洪武中劉三吾奉敕書傳㑹通仍謬
之正何其懵與
朱子語録今人禹治水始於壺口龍門
未敢深信河水洶湧其勢迅激縱使鑿就龍門
而下流水未分殺必且潰決四出盖禹先決九川
之水使各通於海又濬畎澮之水使各通於川只
是先從低䖏下手故嘗謂禹治水當始于碣石
河此必朱子未定之論而傅同叔宗之乂據孟子
禹疏九河濟漯二語以為禹之治水實自兖始
但就冀一州而言則龍門咽吭之害故首及之
為此論者總由不察洪水之狀如何壺口
山所以必當先治之故耳堯曰湯湯洪水方割
懐山襄陵浩浩滔天孟子曰當堯之時水逆行
汜濫於中國蛇龍居之民無所定下者為巢上者
營窟書曰洚水警余(此亦是堯語古文大禹謨作舜語)洚水洪水
也此水廹都邑堯親見其狀故口能之而
實懼之正尸子所謂河出孟門上大逆流
所謂一派入闗一派滚往河東非泛
九州水災也盖凡水逆流皆謂之洪水龍門
吕梁之河為害尤甚受命治水急於此者
而能治則無水之不可治此而不能治則帝都將
其魚之患而又何暇天下昏墊無論
帝都在所當先即非帝都滔天之勢若此
安得舍冀而事兖也眀嘉靖中馬眀衡尚書
義其論禹貢一條朱子禹貢治水始於壺
龍門不敢深信盖謂當自下流始自下流則當
碣石九河始此意固是余竊以為自下流始者
治水大勢上流壅遏甚者則亦必先
達之此治水權宜也况冀州帝都所在吕梁
所急安得不先治之凡後世古人之事只當
見其大綱至於因時從宜則去古益逺不可執一
論也斯言深得經意備録於此
宋儒以雍山不當入冀故梁岐有異論曾彦和
壺口梁岐一役不可分言於二州故并言於冀
疑者可渙然釋矣愚嘗謂禹貢書法亦有變例
故為變也事有所不則例因之以變耳於冀得
五焉凡山皆繫本州而雍之岐梁獨書於冀一也
治水皆繫土田之上而恒衞既從大陸既作獨
書於田賦下二也其三則孔傳所云不説境界
先賦後田不言貢篚皆殊於餘州者是已學者
知變例則膠柱鼓瑟鍥舟以求劒烏可與言禹
貢哉
冀州三壺一在吉州西南禹貢壺口也一
汾隂縣西南平山平水所出亦名壺口山又
姑射山酈道元以為尚書壺口一在長治
東南左傳哀四年齊國夏伐晉取壺口杜注潞
縣東有壺口關潞縣即今潞城縣關以山為名此
二山皆非禹貢壺口也(近志洪洞縣西南亦有壺口一名蜀山傳記無之土俗所稱)
(故不數)雍州二梁山一在韓城縣西北詩所云奕奕
梁山禹貢梁山一在乾州西北西南接岐
山縣界即孟子所云太王居邠踰梁山者非禹貢
梁山也(元和志以此山為治梁之梁)
壺口山漢志在北屈縣東南括地云在吉昌縣
公元474年
西南五十里吉昌吉州後魏延興四年於此
定陽郡及縣元和志北屈故縣定陽郡
二十里正今州直北地山當在其西南漢志
東南誤也梁山漢志在夏陽縣西北而諸志所言
不同盖是山綿亘百里自今郃陽縣西北抵韓
城縣西北麻線嶺皆梁山也然向南則益西而
去河愈逺唯韓城西北山首西河北連龍門
以是為禹鑿之迹耳
治梁所以壺口之事除河患也其遂及岐者何
吕梁既鑿則河由地中行而西河左右洪水
之患矣然地上積潦未經疏洩不可以耕作
幷治之禹曰濬畎澮距川稷播奏庶艱食梁岐
之間其第一功也然太原岳陽宻邇帝都不急
治而顧先此者何盖治梁已畢若身遽渡河而東
東方之事正多不能速還治雍當在數之後
而梁岐之間其於帝都事勢當日有甚切而不
容緩者故治梁之餘乗便施功及岐而止數千載
以下神禹經營髣髴見之也
大雅奕奕梁山甸之傳曰甸治也治梁
山除水災箋曰梁山之野堯時俱遭洪水甸之
者決除其災使成平田定貢賦天子渭按此言
可以發眀治梁岐之故盖洪水方割孟門
大溢西入鄜延之境朱子語録云長安山生過
鄜延長安却低鄜延山尾却髙則梁岐之
卑於鄜延可知水入鄜延由此汜濫而南注
渭勢若建瓴平田皆為巨浸洪水既除之後
山之野始可以甸治故禹先決渭之下流以入河
而尋濬畎澮之水以入渭使嚮之巨浸復為平田
耕作興而賦貢之法有所施矣禹所以致力
於此者盖渭南廹近南山岐西漸偪汧隴地皆髙
洪水所不及其受患者唯是鄜延南渭水之
北梁西岐東數百里之地朱子所云一派西滚入
關陜者耳吕梁既鑿舍此其曷先邪
洪水初平艱食未奏冀田僅第五等而梁岐之
帝都最近田既膏腴轉輸又便故禹汲汲於此
地昔秦輸粟於晉自雍及絳相繼命之曰汎舟之
役盖由渭泝河由河入汾絳平陽均此一路
梁山之野通渭水之漕其為帝都艱食計也切
矣及岐而止者盖岐西地髙洪水不為災而東
方事急亦無暇西略故也
或問治梁及岐果為岐東渭北地則涇屬渭汭
漆沮既從荆岐既旅雍州歴歴言之不亦贅乎
曰梁岐之略為疏濬其功未畢故必待涇漆沮
皆治而後荆岐以吿平此最後治雍之事非冀
經始之事也又何贅焉
既修太原至於岳陽(釋文岳又作嶽)
 傳曰髙平太原以為名岳太岳太原西南山南曰陽正義太原原之大者漢書以為郡名即晋陽縣是也釋地云廣平曰原髙平曰陸孔以太原地髙故言髙平下文山云壺口雷首至于太岳知此岳即太岳地理河東彘縣有霍太山周禮職方氏冀州山鎮霍山即此太岳是也曽氏曰太原汾水所出岳陽汾水之所經既修太原至于岳陽道汾水故也葉氏曰傳言禹能修鯀之功則鯀功不皆廢也盖有因修之者焉鯀惟知治太原不知道壺口以及岐梁此功所以不成故禹必先壺口梁岐而後修鯀之舊迹太原以至岳陽朱氏鶴齡曰今河北多有鯀隄太原岳陽帝都所在鯀必極意崇防禹因其舊而修之成先績也然不以此始事者盖必河道通而汾水始有可受急於河之大鯀急於汾之小此成功所以殊耳渭按晉陽太原縣山西太原府彘縣霍州平陽府太岳在州東三十里詳見導山岳陽太岳山南皆是其地當直南河賈讓言禹析底柱南河施功之處知必在治岳陽時矣曰至于所以聮絡兩頭中間相去之逺也
髙平曰原廣平曰陸釋地正相反傳改言髙平
然不當連太字疏云太原原之大者則太字别
是一義斯為無病矣鯀徒事太原不知龍門
所以無功壺口梁山之役非神禹何從措手
即欲為所為亦終不能耳
水經注汾水太原汾陽縣北管涔山(山海經管涔之山汾水)
(出焉西流注於河十三州志曰出武州之燕京山管涔異名也按今静樂縣太原西北二百)
(二十里本汾陽縣地地理汾陽北山汾水所出西南汾隂入河過郡二行千三百四十里管)
(涔山一名京山淮南子汾出燕京是也隋志静樂縣管涔山和志云在北一百三十里)
南流東西温谿合(水出近谿)又南逕汾陽縣故城
東(漢立屯農積粟在斯謂之羊腸倉山羊腸坂晉陽西北石磴縈委羊腸焉按汾陽故城)
(在今陽曲縣西北和志羊腸山在交城縣東南五十二里)又南與酸水合(水西)
(出少陽山東南注于汾)又南出山東南流洛隂水注之(水出新興)
(郡西南流逕陽曲城北又西注於汾)又南逕陽曲城西(元和志陽曲故城在太原)
(縣東北四十五里)又東南晉陽縣晉水從縣東南
注之(太原郡晉陽城尚書所謂既修太原者也大而髙平者謂之太原水出晉陽縣西甕)
(山山海經曰縣甕之山晉水出焉今在縣之西南昔智伯遏晉水以灌晉陽川上後人踵其遺)
(蹟蓄以為沼沼西有唐叔虞晉水東過縣南分為二派北瀆即智氏故渠乘髙東北注入晉)
(陽城周園東南出城注於汾水也其南凟石塘之下伏流逕舊谿東南出逕陽城南又東)
(南入於汾漢志龍山晉陽縣西北晉水所出東入汾元和志懸甕一名龍山晉陽縣西南十)
(里晉水泉出砌石為塘自塘東分三派北一派為智伯渠東北流州城中出城入汾水)
公元584年
(其沃派東流逕晉澤南又東入汾此即酈元言分二派者也其南派隋開皇四年開東南流入)
(汾水汾水北自陽曲縣界流入經縣二里)又南逕陽縣故城東(晉陽)
(縣南六十里榆次界有梗陽城和志云在清源縣南一百二十步)又南洞渦水
東來注之(洞渦水出沾縣北山西流榆次縣南又西至晉陽縣西入于汾出晉水下)
(口者也)又南逕大陵縣東(汾水于縣左迤為鄔澤廣雅曰水自汾出為汾陂陂)
(南接地理志曰九澤在北幷州藪也吕氏春秋謂之大陸又名漚洟之澤俗謂之鄔城按周禮并)
(州澤藪昭餘祁即班固所謂九澤也今名鄔城泊元和志云在介休縣東北二十六里大陵故城)
(在文水縣北十三里)又南逕平陶縣文水西來注之(水出)
(大陵縣西山谷東到其縣屈南到平陶縣東北東入於汾元和志文水縣大陵縣地汾水經)
(縣東十五里文水在縣西漢平陶縣城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後魏改為平遙)又南與石
桐水合(即綿水也出介休縣綿山)又西南介休縣故城西
南逕冠雀津(在介休縣西南俗謂之雀鼠谷元和志雀鼠谷在介休縣西十二里)
(汾水在縣北十二里靈石縣介休地汾河在縣北十步深一丈闊三丈)又南入河東
界逕永安縣西(故彘城周厲王流于彘即此漢順帝改曰永安)又東與
水合(水出東北太岳禹貢所謂岳陽也即霍太山矣今在趙城縣東北四十五里)又
南逕霍城東(故霍國霍邑縣今為霍州和志霍山霍邑縣東五十里元地理志)
(霍州霍山中鎮)又南霍水入焉(水出太山西南趙城南又西注於汾)又
南逕揚縣西(應劭曰故揚侯國洪洞縣東南有揚縣故城周語史伯曰西有霍揚是)
(也)又南逕髙梁故城西(故高梁之墟也泰穆公納公子重耳於晉害懐公於)
(此)又南逕白馬城西(今平陽郡治)又南逕平陽縣故城
東(城在今臨汾縣西南汾水之西)又南與平水合(水出平陽西壺口山東狐谷)
(亭北春秋時狄侵晉取狐厨者也)又南逕襄陵縣故城西(大夫郤犨之)
(邑也城在今縣東南汾水縣東一里)又南逕臨汾縣東(天井水出東陘山西)
(逕堯城南又西南入汾)又屈從縣南西流絳縣故城北(晉新)
(田漢置絳縣故城在今曲沃縣南)又西逕虒祁宫北(宫地背汾面澮西則兩川)
(之交㑹也今絳州南有虒祁宫)又西逕魏正平郡南(今絳州臨汾縣後魏)
(改曰正平并置郡)又西逕王橋澮水入焉(水出絳縣澮山西過其縣南)
(又西南過虒祁宫南西至王橋注于汾水)又西與古水合(水出臨汾縣故城西)
(西南入汾)又西南長修縣故城南(有修水縣南西南流入汾)又
西逕清原城北(晉侯蒐清原作三軍處)又逕冀亭南(昔臼季使過冀)
(野見卻缺耨即此杜預平陽皮氏縣東北冀亭)又西與華水合(水出北山)
(華谷晉卿士蒍食采華陽蒲坂北亭也其水西南注于汾)又逕稷山北(山下有稷)
公元前594年
(亭春秋宣公十五年晉侯治兵於稷以略狄土是也)又西逕鄧丘北(故漢氏方澤)
又西逕耿鄉城北(故殷都帝祖乙自相徙此為河所毁故書序曰祖乙圯于耿)
又西逕皮氏縣南(河東太守番係穿渠汾水以溉皮氏縣故渠尚存按今河)
(津縣西二里皮氏故城)又西至汾隂縣西注于河(水南長阜背)
(汾帶河長四五里廣二里十丈汾水歴其隂西入河漢書謂之汾隂脽應劭脽丘類也按漢書)
公元前113年
(武帝元鼎四年后土祠汾隂脽上脽音誰今榮河縣北有汾隂故城唐改汾隂寳鼎和志)
公元1570年
(汾水寳鼎縣北二十五里舊后土祠西注于河眀隆慶四年東徙河津縣葫蘆南入河)
以今輿地言之静樂陽曲太原清源交城文水
縣(並屬山西太原府)平遙汾陽介休孝義(竝屬汾州府)靈石
西霍州趙城洪洞臨汾襄陵太平絳州曲沃稷山
河津榮河(並屬平陽府)諸州縣界中皆汾水之所經也
周禮冀州浸曰汾詩魏風曰彼汾沮洳宰孔言晉
汾河涑澮以為韓獻子新田汾澮以流
其惡此四水者晉之望也涑水洮水互受通稱
亦名洮(水經注涑水河東開喜縣東山黍葭谷至周陽洮水合水東出清野山西)
(流合涑水又西逕董澤陂又西逕桐鄊城北又西南左邑縣故城南故曲沃也又西逕王官城北)
(又西南安邑縣西禹都也又西逕猗氏縣故城北又西逕郇城郇瑕氏之墟也又西南解縣)
(故城南又西南逕瑕城又西南逕張陽城東又西南屬于陂陂分為二城南面兩陂左右澤渚東陂)
(世謂之晋興澤西陂張澤西北蒲坂十五里)左傳子産曰昔金天氏
裔子曰昧為玄㝠師生允格臺駘臺駘能業其
宣汾洮障大澤以處太原帝用嘉之封諸汾川
然則汾洮之待治自古有然朱長孺云智伯謂汾
水可浸平陽宋取北漢亦壅汾水太原汾水
河東害甚大禹治之自不容緩豈獨帝都
在哉渭按川宜宣澤宜障此一定之理鯀欲繼臺
駘之業而以治澤者治川以害人救人能無
太原平陽東北左傳臺駘能業其官以處太原
公元前586年
即經所謂太原矣亦謂之大鹵春秋昭公元年
荀吴帥師敗狄于大三傳皆作太原榖梁云中
國曰太原夷狄大鹵又謂之大夏左傳實沈
于大史記禹鑿龍門大夏齊桓公西伐大夏
是也又謂之夏虚左傳唐叔以唐誥而封於
公元前576年
是也又謂之晉陽春定公十三年晉趙鞅
晉陽以叛是也盖皆太原異名周時廹近
狄故祝佗成王唐叔夏虚疆以戎索籍談
言晉居深山戎狄之與鄰景王言唐叔分噐
參虚有戎杜預太原近戎而寒不與中
國同其地盖華戎錯居榖梁夷狄大鹵
小雅薄伐玁狁至于太原周語宣王既喪南國
之師乃料民太原後漢書西羌穆王西征
戎獲其五王遂遷戎于太原又云夷王命虢公率
六師太原之戎至于俞泉獲馬千匹又云宣王
公元前115年
二十七年遣兵太原不克(本書記年)諸所稱太原
以為禹貢太原日知録薄伐玁狁至于
太原毛鄭不詳其地其以為太原陽曲縣
始於朱子(吕氏詩記嚴氏詩緝並云)而愚未敢信也古之言太原
者多矣若此詩則必先涇陽所在而後太原
得而眀也漢書地理志安定郡有涇陽縣幵頭山
在西禹貢涇水所出後漢書靈帝段熲先零
羌於涇陽涇陽安定郡在原州郡縣志原州
平涼縣涇陽縣地今縣西四十里涇陽故城
是也然則太原當即今之平涼而後魏立原州
亦是取古太原之名爾計周人之禦玁狁在涇
原之間若晉陽太原大河東距周京千五
百里豈有㓂從西來兵乃東出者乎故曰天子
我城彼朔方國語宣王料民太原亦以其地
近邊而為禦戎之備必不料之於晉國也若書禹
貢既修太原至于岳陽春秋晉荀吴帥師敗狄于
太原子産叔向宣汾洮障大澤以䖏太原
是今晉陽豈可以晉之太原為周之太原
(司馬相如上林賦布濩潤澤延蔓太原阮籍東平長風振厲蕭條太原髙平曰原盖古人通稱)
(也)渭按安定郡髙平縣後廢元魏改置曰平
公元763年
髙唐原州廣徳元年吐蕃節度使馬璘
公元803年
置行原州靈臺縣之百里貞元十九年徙治
平涼縣西去故州一百六十里故州開城縣
固原州也(廢縣在州西南四十里)小爾雅髙平謂之太原
太原當在州界非平涼縣縣乃古涇陽固原
之東玁狁侵及涇陽而薄代之以至于太原盖自
平涼逐之出塞固原而止不窮追也
岳陽附近山南者言之則為今岳陽趙城二縣
(岳陽陭氏縣趙城彘縣地並屬河東郡霍山岳陽縣西北趙城縣東北)蔡氏主岳
一縣固非然經之所指亦不止二縣揚雄
州牧箴曰岳陽是都則堯都平陽岳陽且如
華山之陽附近者為商州山南之地非商州
可盡衡山之陽附近者為衡陽縣而荆之南界
此縣所可盡至若岷山之陽更不知其所安得
専指灌縣岷陽哉夫岳陽猶是直抵南河
又何疑焉(閻百詩後至太岳専指山言至于岳陽陽字所包者廣盖既修太原二)
(句直舉一千餘里用功而言也)
或問下文云至衡漳衡漳者水也岳陽果包有
南河曷不云至南河乎曰自華隂厎柱而孟
津而洛汭大伾南河也言南河則混而無别
侵及覃懐然則至于底柱不亦可乎曰厎柱
河中之山也言岳陽底柱之功見言底柱
太岳之功不見不言底柱而言岳陽
復齋集義曰他所舉山川皆先地後績者觀成功
而言也壺口梁岐太原皆先績後地者本用功之
始而言也邵氏簡端録曰載治及修至于皆言施
功也諸州言施功例諸此厎績至于皆言成功
諸州言成功例諸此渭按篇末云吿厥成功則九
州所敘似皆以成功言之諸水土之功率山川
地名之下而此載治修獨繫其上故以施功
辭然皆冠之以既則亦是成功矣惟豫州菏澤
孟豬實施功之辭立文偶爾異同不可强生義
覃懐厎績至于衡漳(釋文覃徒南反厎之履反衡如字漳音章渭按漢書作章)
 傳曰覃懐近河地名漳水横流入河從覃懐致功至横漳正義地理河内郡懐縣在河之北盖覃懐二字共為一地云近地名衡即古横字漳水横流入河故云横漳漳在懐北五百餘里地理志清漳水上黨沾縣津水長子縣東至鄴縣清漳曾氏曰覃懐平地也當在孟津之東太行之西懐襄之時平地致功為難故曰底績自大伾折而北流漳水東流注之地形南北為從東西為横河北流而漳東流則河從而漳横矣夏氏僎曰冀州三面距河河為大患故禹所治自壺口衡漳所以治河之害與夫别流之入於河也金氏履祥太行河北脊脊上諸州並山險太行南懐州瀕河之地平夷廣衍田皆腴美俗稱小江南即古覃懐也渭按懐縣故城在今河南懐慶府武陟縣西衡一名降水其入河在今直隷廣平府肥鄊曲周二縣界經所謂北過降水者也詳見導河覃懐底績孟津洛汭之河治矣至于衡漳自大伾引河北載之髙地降水衡漳治而中間大小諸水亦無不治矣禹治冀至此太原衡漳之南南河之北西河之東東河西水悉平可以則壤而成賦矣
河内西阻王屋諸山其北又有太行蔽之河東
隔絶孟門洪水太原岳陽而止不能東溢
災故其役可以差緩
水經注漳水上黨長子縣西發鳩山(漢志云出鹿谷)
(山淮南子云出發苞山後魏志云出廉山盖皆發鳩之異名也)東過縣南(今山西潞)
(安府長子縣西有長子故城)又東逕屯留縣南屈逕其城東
水注之(屯留春秋晉純留邑漢置屯留縣故城在今縣東南十三里屯讀曰純)又
東逕壺關縣北(今長治縣東北壺闗故城)又東北潞縣
(闞駰曰有潞水冀州浸即漳水故世人亦謂濁漳為潞水潞城縣西有潞縣故城)又東
武安縣南(今彰徳府武安縣西南武安故城)清漳水涉縣
南來注之謂之交漳口(清漳水上黨沾縣西北山大黽谷涉縣西北)
(有涉縣故城)又東出山逕鄴縣西又東逕三戶津(孟康日三)
(戸津在鄴西四十里今臨漳縣西有鄴縣故城是也)又東逕武城南(司馬彪曰)
(鄴縣武城)又東逕梁期城南(地理風俗記曰鄴北五十里有梁期城故縣也)
東逕陽城北(司馬彪曰鄴有平陽城)又東逕斥丘縣
即裴縣南(今成安縣西有斥丘故城春秋晉乾侯邑裴音非應劭列人縣西南六十里)
(有即裴城故縣也)又東北列人縣故城南(城在今肥鄊縣北)又
東逕肥鄊縣故城北(城在今縣西二十二里)又東北斥漳
縣南(今曲周縣東有斥漳故城)尚書所謂覃懐底績至于衡漳
者也渭按漢志鄴縣東有大河北入海又廣平
斥漳縣應劭漳水出治北入通典衡漳
入河在肥鄊縣界盖河由鄴東而北漳從鄴北横
流至肥鄊斥漳二縣界入河故酈氏以為禹貢
衡漳也以今輿地言之濁漳水山西長子縣
鳩山(縣在潞安府西少南五十里)東流長治縣西又東北
屯留潞城襄垣黎城平順東經河南林縣至涉
東南漳水注之清漳山西樂平縣沾嶺(縣在)
(太原府平定州東南五十里縣西南沾縣故城)和順遼州黎城
東經河南林縣涉縣與濁漳合流東經安陽
(彰徳府治)臨漳(在府東北八十里)又東北直隷成安縣(在廣平府)
(西南六十里)入肥鄊曲周二縣界(肥鄊在府東南四十里曲周在府東北四)
(十里)禹貢之漳降盡於此水經注所敘自平恩
下曰漳曰絳皆後起之名非禹貢之漳降也
蔡傳桑欽二漳異源而下相合同歸于海
唐人亦言漳水獨達于海請以為瀆而不云入
河者盖禹導河自降大陸碣石東北入河周
公元前602年
定王五年河徙砱礫則漸遷而東漢初漳猶入河
其後河徙日東而取漳水逺至欽時河自大
以下已非故道而漳自入海矣故欽與唐人所言
如此(説本夏氏)渭按水經以爲漢桑欽作欽成帝時
人河自大以下故道即自周定王五年始豈
漢成帝時哉且阜城以下漳水欽時猶為大
河之經流漳未嘗自入海也河徙砱礫無稽
妄談辨見導河歴代徙流下
衡漳河北利害也昔戰國時魏西門豹史起
先後鄴令皆引漳水溉田以冨河内舄鹵化為
公元115年
後漢元初二年復修故渠以溉田建安中
公平鄴又堨漳水廻流東注號天井堰里中作十
二墱墱相去三百步令互相灌注一源分為十二
流皆懸水門水溉之䖏名曰晏澤陂左思
都賦云墱流十二同源異口東魏天平中決漳
公元672年
水為萬金渠亦曰天平渠(在安陽西北臨漳西南)唐咸亨三年
又引為金鳯菊花諸渠溉鄴至徳後遂廢宋
公元1026年
天聖四年王㳂上言今相魏磁洺之田並(傍去聲)漳水
斥鹵不可請募民復十二渠渠復則水分
奔決之患可以冨數郡之民詔河北漕司規度
議者謂漳水岸髙開導渾濁不可溉田又奏
渠田起于戰國前載但言灌溉之饒不言疏導
法唯相州圖經天井魏武作分十二墱相
距三百步互相灌注可見疏導之法必就髙阜
岸為渠截流為堰然後行水數里方至平田凡渠
開二十四丈則作堰之功可損其半日萬人
十日而罷若采坏山之石(坏山大伾濬縣)取磻陽之木(磻陽)
(在林縣)給利成之鐡(相州利成鐡冶)用鄭白渠之法扼中流
作堰下流大渠分置斗門餘水東入御河或水
盛溢下流閉渠以防奔注復三百年之廢迹溉
萬頃良田雖勞不可已也議卒不行後㳂為
河北轉運使導相衞邢趙天平晏諸渠溉田
萬頃由是觀之漳水為利大矣冬官
修溝逆地阞水屬(音注)不理孫(音遜)則亦有害曹操慕容
郭子儀之攻鄴皆引漳水以灌其城此雖出於人
為亦以水勢乗髙而下能沉平地故也眀正徳十五
年漳自安陽決而南又東入衞袤百餘里廣四十里
土田悉成汙萊為害不亦大乎禹治河之餘汜濫
雖除而田間積潦不可不疏洩况漳南河北五百里
間有沇水(出河東垣縣王屋山東南流河内温縣入河)沁水(出上黨湼縣謁戾南流)
(至河内武徳縣入河)清水(出河内修武縣里山東流朝歌縣淇水)淇水(出河内隆慮縣)
(沮洳山東流合清水至魏郡内黄縣白溝亦曰清河)蕩水(出河内蕩隂縣西蕩音湯)洹水
(出上黨長子縣洹山洹音桓蕩洹二水東流内黄縣白溝)諸川左右翼帶禹
時並注于河亦猶河汾之間包有涑澮等水無論
小皆當盡力此濬畎澮距川之事所謂滌源者也
朱子禹治水低䖏下手使先鑿龍門而下
水未分殺必且潰決四出故以為自九河碣石
愚謂懐襄之世河從大伾以東早已潰決四出
史公云行平地數為敗是也不待龍門而始然
龍門未鑿水由地上汜濫而南亦終入於河河
中之水不加龍門既鑿水由地中行復故道
只是此水河中之水不加多鑿不鑿利害
皆在冀於兖青徐無損益也唯是覃懐底績之後
河北載之髙地河東河内大小諸水歸於
河崩北注向之青徐分受其患者至此獨當
之勢甚危急(此時兖受患獨深故賦法與他州異至十有三載而後同)而恒衞
大陸瀰漫難治非先疏九河不可經書二役
田賦之下以見其從其作在九河既道之後
覃懐之役相連化工之筆非史臣所能與也
厥土惟白壤(釋文壤若丈反)
 傳曰無塊曰壤水土復性色白而壤正義曰此土色白而壤雍州色黄而壤豫州直言不言其色盖州内之不純一色不得言色也曽氏曰冀州之土豈皆白壤云然土㑹法從其多者論也夏氏周官大司徒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種以教稼穡樹藝土均之法辨五物九等天下地征則夫教民樹藝因地制貢固不可不先於辨土也辨土之宜有二白黑之類辨其色也壤墳之類辨其性也盖草人糞種之法騂剛用牛赤緹用羊墳壤用麋渴澤用鹿糞治田疇各因色性而知其所當用禹之辨土所以必致於此東陽陳氏大猷白言色壤言質水患退而後土性復色質辨始可興地利定賦法也渭按夏氏渴澤用鹿不如埴壚用豕於經為切
疏云鄭注周禮十有二壤曰壤亦土也變文耳以
萬物自生焉則言土以人所耕而樹藝焉則言壤
和緩之貌按此經上文言十有二土分野
二邦上繁十二次保章氏所謂星土九州
地者故云壤亦土也變文然則九州之土皆可
謂之壤與冀豫雍之壤對墳埴塗泥壚黎而言者
有别唯咸則三壤乃通九州言之壤亦土也與
有二壤正同也
説文壤軟土也釋文馬融云壤天性和美劉熙
釋名壤瀼也肥濡意也顔師古漢志曰柔土曰
壤皆與傳意合若鄭所云和緩則由人所致
皆然非州别之質性不當以為
周禮草人職曰凡糞種騂剛用牛赤緹用羊墳壤
用麋渴澤用鹿鹹潟用貆(呼丸反)勃壤用狐埴壚
彊㯺用蕡(疆其兩反㯺呼覧反)輕爂用犬(爂呼照反又婦堯反)注云凡所
糞種者謂煮取汁赤緹縓色也渴澤水䖏
潟鹵也貆貒也勃壤粉觧也(解胡買反下同)埴壚黏疏者
彊㯺堅者輕爂輕脆鄭司農墳壤蚠鼠
也玄謂墳壤潤解疏云禹貢白壤之屬九等與此
騂剛之屬九等不同者以禹貢九州大判各為
一等九等無妨一州並有其類故不同也渭按
草人言色質略張華博物志五土宜黄
白宜種禾黑墳種黍蒼赤宜菽則但言其色
而質不詳職方氏云揚荆宜稻豫并宜五種(黍稷菽麥)
宜稻兖宜四種(黍稷)雍冀宜黍稷幽宜三種
(黍稷)則但言九州所宜而色質皆不著總不如
草人之備而草人不如禹貢精詳
厥賦惟上上錯(釋文錯倉各反)
 傳曰賦謂土地所生以供天子上上第一錯雜雜出第二之賦又曰此州先賦後田殊於餘州不言貢篚亦差於餘州正義往者洪水災民皆墊九州賦税葢亦不行水災既除土復本性以作貢賦之差故云賦謂土地所生以供天子也因九州差為九等上上第一上上之下即次上中故云雜出第二之賦孟子稱稅什一為正輕之於堯舜大貊小貊重之於堯舜大桀小桀此時什一税俱什一而得為九等差者人功强弱收穫有多少此州以上上為正而雜為次等出上上時而上中時少也多者為正少者為雜故云第一此州言上上錯者少在正下故先言上上而後言錯豫州言錯上中者少在正上故先言而後上中揚州云下上上不言下上者以本設九等三品為之中上下上本是異品變文言下上上錯也梁州云下三錯梁州之賦凡有三等出下中時多故以下中為正上有下上下有下三等雜出故言三錯足眀雜有下上下下可知九等所較無多諸州相準等級耳此計大率所得上科定也然一升一降不可常同冀州自出第二豫州同時無第一之豫州冀州第一同時無第二之賦或容如此不可恒也林氏九州之賦計其嵗入總數多寡相較有此九等冀最多故上上最少故為下下餘州率皆如此取民之時有九等輕重也又曰冀州之賦獨先田者王畿千里地天所自治幷與園㕓漆林之類而征之如周官載師之所任非盡出於田故以屬於厥土之下而餘州皆田之賦也故先田後賦所以異於畿内
龍子曰貢者校數嵗之中以為樂嵗粒米狼戾
多取之而不為虐則寡取之凶年糞其田而不足
則必取盈焉此貢之所以不善也愚謂貢異於
助唯無公田耳其取民之制雖云於一夫田五
十畆之中税其五畆之所牧然亦每嵗各視其豐
以為所入之多寡與助無異非上之人科定
五畆出穀若干斗斛以為常也藉令樂嵗
多取凶年取盈何以上下錯乎然則龍子
之言非與曰龍子有為言之也夏元肅戰國
諸侯重斂克立定法取民不能因豐㓙而損
益且託貢法文過孟子有激而云其所謂不
善者特救戰國之失耳禹法實不然柯山此解
甚妙盖自魯宣公税畆以後諸侯公田而行貢
取民數倍於古樂嵗猶可勉供凶年則不勝其
誅求之苦而皆藉口夏后氏以文其貪暴龍子
所以痛心疾首為是孟子方勸滕君行助以
革當時之弊意在伸助不得不抑貢故舉龍子
言以相形未暇深求義理其實龍子所謂
不善者乃戰國諸侯貢法夏后氏貢法
或問取民果如助法因豐凶以為多寡則九
州之賦何以有定等曰此有其説也消息盈虚
公元918年
自然之理州境廣大一嵗之中豐凶並見荒於
東則稔於西贏於髙則詘於下彼此乗除相去
逺故分而言之則民之所供於上者參差不齊
不同於彼國此鄊不同於彼鄊合而計之則上
所得扵民者自有定數此州常多扵彼州彼州
常少於此州雖或有升降時而要以多者為正
少者為雜此其所以有定等也苟曰五畆之税嵗
有常不問其豐凶則真有如孟子所云凶年
取盈使民稱貸而益之者矣曾謂堯舜在上大禹
成賦而有如是之敝法乎哉
等之二孔闕如林氏主豐凶立説蔡傳以為
豐凶則九州皆然何獨於冀梁豫揚言之盖地力
上下年分不同如周官田一易再易之類故賦
等第亦有上下年分地力上下年分亦非獨
四州為然也傅氏云錯為言非雜也差也九州
之賦州内可均齊者則無差等例如不可
齊則大槩㡬何而或或降任土隨宜可也
此則取民之時有輕重九等非計嵗入總數
矣以理揆之林説近是然其言曰水旱必有所蠲
利民其所入之總數自有増損夫謂損由於
可也而増豈加賦所致乎且禹之立法豐凶元
與民共之未嘗有待於蠲也錯等或有或無誠不
可曉竊謂禹貢所言唯據各州定賦之錫圭
之前十餘年間嵗入之常數而第為九等又據
四州十餘年間豐凶増損不齊之數而名之曰錯
有則書無則闕非以是將來定式而餘州永
無雜出之賦也不然天道盈虧地力有遺盡人
功有勤惰語其極致則錯而上下相去有不止
一等者禹安能目前所驗懸定數十百年
升降諸家所説皆未允當推測至此自謂
千慮一得
云冀第二無第一豫第一無第二是
二州不相易等也或言如此九等有闕奈何
就冀豫觀之謂二州互易其等亦可通知不然
以雍揚兖騐之也使雍與揚相易則雍當書下錯
梁與揚兖相易則揚當書三錯兖當書上錯矣而
經文無之故知二州不相易等也然二州同年
出而互易其等亦理之所有預知之故曰或容
如此不可大抵等之賦隨時升即令
備言不足以窮其變此四錯者猶之發凡
例倣是以類推無不可見
劉原父説此經云聖人預為推移通變之權而通
行於萬世於是舉其輕重之尤者四州而為錯法
朱子亦云嵗有豐凶不能如其常故錯法
以通之愚謂錯等之不期然而然未嘗預立
為此法凡言錯法非是若夫推移通變之權則
五畆之税視豐凶以為多寡嵗嵗如此不獨在錯
等之年也
禹貢所謂鄭注孔疏皆主榖税軍賦不與
蘇氏始云賦田所粟米兵車之類而蔡傳
之盖以周時軍旅之征亦謂之賦周禮大司馬
賦給軍用者也小司徒注曰賦謂出車徒給繇
役也論語千乗之國可使治其賦孔安國注云兵
賦也左傳天子之老請帥王賦又曰悉索敝賦
又曰韓賦七邑又曰魯八百乗邾六百乗又
曰鄫無司馬其所軍賦也故蔡以蘇
説為長而其實不然按周以前無謂兵為者左
傳云少康有田一成有衆一旅此即司馬法一成
之賦也(詩正義云成方十里容有五百人出兵夫則衆不盡行故一車士卒七十五人)
(少康盡舉大衆故與出賦異也)而稱衆不稱賦則唐虞可知
王耕野九州田賦止是米榖非必兵車此言得
之然蘇説亦非獨創仍出於鄭鄭注韓奕云禹
甸之者決除其災使成平田定貢賦天子與禹
貢注所言治田出榖者合及注信南山則又曰禹
治而丘甸之六十四井為甸甸方八里一成
中成十里出兵一乗以為賦法夫禹甸之義
一也何以梁山治田南山為兵賦是鄭自言
之而自破之也紛紛諸説又何怪焉觀甸服之賦
惟納總銍秸粟米經文自有眀徵不煩後人
聚訟矣鄭以周丘乗禹甸猶以漢之口錢
九賦並非經旨不可援以入禹貢
冀州天子所自治無貢名其土之所生而供於上
者亦謂之賦故賦特繫於土之下田上林氏况
之以載師園㕓漆林之征亦但仿像其事不可
求合新安陳氏云埸圃所征載師掌之材木
葦等林衡澤虞掌之金錫禽魚人牧人罟人掌
之他以類推則其法又加宻堯舜之世恐未必
孟子王政之善關市譏而不征澤梁無禁
市㕓不征法而不㕓又云數罟不入洿池
以時入山林盖山澤之利但為之厲禁使民
妄取而已未嘗有所征也晏子景公山林
衡鹿守之澤之萑蒲舟鮫守之藪之薪蒸虞候
之海鹽蜃祈望守之此言齊之徵斂無度
曽謂洪水初平艱食奏正孟子所謂王道之始
取民纖悉不遺有如陳氏之所言邪然則冀之
土賦其謂之何曰準以八州貢物則冀賦可知
吕伯恭八州之貢皆衣服器用之物所謂
正之供冀之土賦亦當如是盖惟吉凶禮樂之事
用之必不可闕者則視其所有而量取之初非藉
以為冨國之資也此不特叔世無藝之征相去
懸絶周官九職地貢亦有不可同年而語
疏云賦以收穫為差田以肥瘠為等若田在賦上
則賦宜從田田美則賦重無以見人功修否故令
賦先於田以見賦由人功此州既見此理餘州從
可知皆令賦在田下欲見賦從田出也渭按孔
非是見人功之修否不在田賦先後間經
不為盖餘州先田後賦正例也此州兼有土
賦故特變例書之以見賦不皆出於田耳林説確
不可
厥田惟中中(釋文仲反又如字)
 傳曰田之髙下肥瘠九州之中為第五正義鄭玄云田髙下之等者當為水害也則鄭謂地形髙下九等王肅云言其土地各有肥瘠謂定肥瘠以為九等也如鄭之義髙處地瘠出物既少不得為上如肅之義肥䖏地下水所傷不得為上故孔云髙下肥瘠共相參對以為九等上言厥土此言厥田田土異者鄭玄地當隂陽之中能吐生萬物者曰土據人功作力競得而田之則謂之田田異名當然也又曰鄭玄此州入榖不貢下五百里甸服云為子服治田田入榖故不獻貢篚差異於餘州也林氏曰冀獨不言貢篚者冀天子畿内之地無所事於貢篚夏氏曰田之髙下既分九等則賦亦當稱是今乃有異同盖地廣狹民有多少則其賦税總數自有不同不可以田之髙下準之况洪水初平蕩析離居者猶未復業有偏聚之䖏故地力有闢不闢人功有修不修是以賦之所入與田之等級如此遼絶也吴氏澄曰田賦之等不同何也賦之九等以各州嵗入總數較其多寡而為髙下也數之冣多者為上上田之九等以各州土所宜較其肥瘠而為髙下也地之最肥者為上上
劉敞七經小傳九州之境有大小不齊其定
田也以田之美惡為等州雖小而田美則居上州
雖大而田惡則居下不復問其大小也其定賦也
賦之多寡為差大者其賦多州小者其賦少
不盡繫其美惡也渭按冀大賦第一小賦第九
劉説合然雍梁大於豫豫賦第二而雍乃第六
梁乃第八青徐小於揚揚賦第七而青乃第四徐
第五賦之多寡不盡由於地之大小故必兼
人功之而後其義始備
田賦之等非九州攸同無從相校而第其髙下然
亦唯據吿成時言之其吿成以後豈竟無遷改
疏於雍州九等治水之後即為此差在後
少多必得更立其等此非永定也斯言實獲我
心正者猶難永定則雜出之等愈可知
周王千里之内亦有貢一是九職所税太府
萬民之貢其目則具於閭師農貢九榖圃貢草
木工器物商貢貨賄牧貢鳥獸嬪貢布帛衡虞
公元208年
各貢其物是也一是采地所入左傳十三年
産曰卑而貢重者甸服也注云謂天子畿内供職
貢者盖畿内三等采地卿大夫王子弟各
其所食之餘輸之於王名曰貢此周制禹貢
則不采地侯服甸服無之千里之内皆天
子之所自治民以其土之所生上供天子亦謂之賦
九職所税以人不以土堯時未有故冀無貢也
疏云甸服方千里冀之北土境界遙逺都之
國必有貢篚此言良是然禹治冀州之水及太原
恒山而止太原恒山以北未暇施功冀之北土
無定賦安得貢篚惟是衡漳恒衞大陸之區當
侯服已就疆理不知何以無貢豈以帝都
西河裁三百餘里而絶長補短以充千里之數故
東方此等肥饒之地皆入甸服雖有所供於上而
不名為貢與義實難曉姑識此以來哲
恒衞既從大陸既作(釋文從才容反)
 傳曰二水已治從其故道大陸之地已可耕作正義地理志云恒水常山上曲陽縣東入水衞水出常山靈夀縣東入滹沱大陸在鉅陸縣北釋地十藪云晉有大陸孫炎等皆云今鉅鹿縣廣河澤也廣平陸澤卑下㫄帶廣平之地故統名焉曽氏曰恒衞二水帝都之北而且大陸地最卑而河所經故其成功田賦之後林氏恒衞大陸成功田賦既定之後不與覃懐衡漳文勢相屬黄氏度曰河未入海則恒衞合而為瀰漫之勢大陸淪焉自河北流不壅恒衞順從大陸於是耕作東陽陳氏曰謂大陸為地者盖以陸名地也謂大陸為澤者盖大陸㫄有澤而因地以名澤也今經言大陸作則是其地已可耕作而澤則非可以言作矣故孔説為當渭按上曲陽今為曲陽縣直隷真定府定州故城在縣西靈夀縣今屬真定府故城在縣西北恒即滱水衞滹沱古今異名耳據黄氏説此二役當在兖九河既導之後不與覃懐衡漳文勢相屬
或問恒衛滹沱志明列爲四水子謂恒即滱
滹沱亦有所據乎曰有之水經注云滱水東
上曲陽縣北恒水從西來注之自下滱水兼納
恒川之通稱禹貢所謂恒衛既從也此非恒即
滱之明證水經滹沱目見濁漳易滱巨馬
諸篇中僅一二語故衛水無考然酈注二水
流言自下互受通稱不可枚舉滹沱受衞之
後亦得通衞水可知也(薛士龍恒水東流合滱水至瀛州髙陽縣入)
(易水衛水東北滹沱河信安軍入易水則宋人已知恒𣸦衛滹沱一水矣惜蔡傳𫐠其言而不察耳易)
(水衛水源短𣸦滹沱源長從小水㑹大水之例謂𣸦滹沱入易非也)不然水出
曲陽縣西北縣東北入水出靈夀縣東北
至縣東南滹沱其所不過數十里之地(曲陽東西)
(相距六十里靈夀東西相距四十里)曽謂是尋常谿澗而勤大禹
荒度乎哉雖至愚者亦知其無是理矣周禮職
方氏幷州山鎮曰恒其川虖池嘔夷(釋文虖喚胡反池徒多反)
(嘔烏侯反一音驅)嘔夷後世所謂滱水也(應劭曰滱音彄顔師古曰)
(滱音㓂又音苦侯反)山海經髙是之山滱水出東流
河漢代郡靈丘縣下云滱河東至文安入
河(文安勃海郡寰宇記文安故城在今縣東北三十里)過郡五行九百四
十里幷州川(周禮注云嘔夷即祁夷出平舒漢志代郡平舒縣有祁夷水北至桑乾)
(入治治即濕水亦名桑乾河桑乾縣故城在今山西大同府蔚州西北平舒則州屬廣靈縣也縣)
(南有壺流河即古祁夷水源出縣西東北流蔚州桑乾河經曲陽縣鄭説非是)禮記
晉人將有事於河必先有事惡池注云惡當為
虖字誤也山海經曰泰戲之山滹沱水出焉戰
國䇿蘇秦説燕曰南有嘑沱易水漢志代郡鹵城
縣下云虖池河東至參合入嘑沱别并州川從河
東至文安入海過郡六行千三百七十里(參合當作參户)
(盖傳寫者因郡有參合而誤參合雁門郡平城縣東今大同府陽和衞鹵城與參合大山隔)
(絶虖沱不得至其地今河間府青縣南有參户故城應劭平舒縣西南五十里有參户亭故縣也)
(水經注漳水成平縣南又東北左㑹虖沱别河故瀆又東北清河東北章武故城西枝瀆)
(出為濊水又東北逕參户亭分為二瀆一水逕參户亭北東北平舒縣注虖沱盖即漢志所謂)
(東至參户入虖沱别從河東至文安入海者也)此即禹貢恒衞也然禹
主名山川曲陽以下之滱本名靈夀以下之滹
本名衞其出髙是泰戲者則恒衞别源也自
周以虖池嘔夷幷州之川其名著恒衞之名
遂隠於是冀州大川恒陽溪雷溝河十里
原委當之蔡氏因目恒衞小水經義㡬不
可通矣
水經注水出代郡靈丘縣西北髙氏山即漚夷
之水也(山上石銘題言冀州北界故世謂之石銘陘也元和志蔚州靈丘縣漚夷水一名)
(滱水出西北髙是山今按渾源州山西大同府東南一百二十里本緐畤二縣雁門郡)
(州志云州七里翠屏山千餘丈周十里水出其東盖即髙是别名東南靈丘界者也)
南流温泉水(水出西北暄谷温熱若湯能愈百疾)又東逕靈丘
故城南入峽謂之隘門(髙峯隠天深溪埒谷其故城在今渾源州西南)
(一百三十里西北大同府二百七十里)又東逕廣昌縣南(縣今属大同府之蔚)
(州飛狐口在縣北二十里紫荆關縣東北一百里)又東逕倒馬關(闗山險隘寔為深峭)
(勢均詩人髙岡病故關受其名焉今在廣昌縣唐縣西北亦名常山關)又東南
中山上曲陽縣北恒水從西來注之(自下滱水兼納恒川之通)
(稱即禹貢所謂恒衞既從也按曲陽隋為恒陽縣地理志云有恒陽溪恒水源也元和志恒山在)
(恒山北一百四十里曲陽縣志滱水在縣東北)又東逕中人亭南(左傳昭公)
(十二年晉苟吴率師鮮虞中人大獲而歸者也亭在今唐縣界)又東逕羊城
北(史記魏文侯使樂羊中山盖其故城中山所造也)又東逕唐縣故城
(南北二城俱在滱水之故曰滱水逕其東元和志滱水一名河西唐縣一百五十步)又東
安喜縣南(中山記曰縣在唐水之西元和志云滱水在安喜縣八里盖其城南徙)
(也安喜定州)又東逕安國縣北(安國縣隋改曰義豐今為祁州)又東
公元132年
北逕解瀆亭北(漢順帝陽嘉元年河間孝王子淑於解瀆亭為侯國孫宏靈帝)
(也)又東北蠡吾縣故城南(城在今博野縣西南)又東逕
野縣故城南(城在今蠡縣界)又東北逕侯世縣故城南(城在)
(蠡縣東北)又東北陵陽亭東又北左㑹博水(水出望郡縣東)
(南流逕其縣故城南又東南潛入地下東南於瀆重源湧發東南陽城縣散爲澤渚世謂之陽)
(城澤其水又伏流循瀆屆清梁亭西重源又發東逕廣望縣故城北又東北左則濡水注之春秋)
公元前580年
(昭公七年齊與燕㑹濡上杜預濡水髙陽縣東北河間鄫縣入易水濡水與虖池滱易)
(互舉通稱矣按漢志中山望都下云博水東至髙陽入河髙陽涿郡盖博既合濡入滱則東至文)
(安入大河也)又東北逕依城北世謂之依城河(依城即古葛城)
(郡國志曰髙陽葛城燕以與者也今安州北有依城河)又東北阿陵縣
故城東(寰宇記阿陵故城莫州任丘縣東丑二十里滱水枮瀆在縣西一里)又東
公元208年
北至長城注於易水(長城在今文安縣易水有北易中易南易此中易受北)
(易而合流易水注云易水容城縣東南合滱水故桑欽日易水出北新城西北東入自下滱)
(易互受通稱寰宇記易水容城縣南流瀛州髙陽縣界與滱水合南易一名雹水)以
輿地言之渾源靈丘廣昌(並屬山西大同府)曲陽(屬直隷真)
(定府)唐縣定州慶都祁州博野蠡縣髙陽安州新安
(並属保定府)任丘(属河間府)文安(屬順天府)諸州縣界中皆古滱
水所行也宋初猶未改咸平中何承矩塘濼
以限契丹戎馬之足於是引水歸北而文安之
瀆遂空其後滱水仍自蠡縣改流經肅寧河間
任丘以至文安不復北行眀時則又自雄縣
改流霸州保定界為玉帶河不復文安矣此
恒水下流變徙之大畧晁以道云今之恒水西
南流行唐縣東流入於滋水(元和志滋水在行唐縣南二十六里)
又東南流入于衡水(元和志長蘆水即衡漳故瀆在衡水縣南)然則
水之所謂恒陽溪者亦改流南向合於漳水
曲陽以下瀆同而源則非矣
滹沱大川水經自為一篇頃閲寰宇記鎮州
真定縣蒲澤下引水經注滹沱河東逕常山
城北又東南蒲澤濟水有梁焉俗謂之蒲澤
又滋水下引水云滋水又東至新市縣滹沱
河又深州饒陽縣枯白馬渠下引水經云滹沱河
東有白馬渠出焉又瀛州河間縣大浦淀下引
水經注大浦下導陂溝競奔咸注滹沱故人
因決入之䖏謂之百道口此四條今本無之
似水經元有滹沱水篇宋初尚存其後散逸
原委不可得詳惜哉(歐陽玄補正水經序引崇文總目酈注四十卷亡)
(其五盖涇洛滹沱等篇皆在此五巻之中今本仍為四十卷後人析之以充其數耳)漢志
代郡鹵城常山郡蒲吾靈夀南行唐新市
都國信都河間國弓髙樂城勃海郡成平
東光參户東平舒文安皆有滹沱河弓髙樂成
户又有滹沱别水發源經過之地未悉今據元
和志所載以補水經之闕滹沱水出代州繁畤縣
泰戲山(一名武夫山在東南五十里繁畤葰人縣雁門郡漢末荒廢改置繁畤)
(縣周省隋復置葰音璅滹沱一名派水許氏説文水出葰人縣戍夫郭景純以為鹵城縣武夫)
(山括地以為阜山寰宇記以為平山盖皆泰戲之别名也)西南流唐林縣
東(縣東北至代州一百十里本廣武縣隋為五臺二縣地今州西有廣武廢縣盖即唐林縣)
(界也)又西南崞縣東(縣東北至代州五十里水去縣二百步)又西南
秀容縣東(縣為忻州治水去縣三十二里)東轉定襄縣北(縣西)
(至忻州四十五里今治即陽曲故城水去縣五里)又東逕五臺縣西南(縣西)
(北至代州一百二十里水去縣三十五里)又東逕盂縣北(縣西南太原府二百二)
(十里水西五臺縣界流入南去百里)又東南靈夀縣西南衞水
注之(縣東至恒州五十里水去縣二十里縣志衞水縣東十里俗名雷溝河源縣東北)
(十四里良同村南流至縣東南滹沱河)又東南真定縣北(縣為恒州治水)
(去縣一里)又東南九門縣西(縣西至恒州三十里水去縣四十九里今藁城)
(縣西北二十五里有九門城)又東南藁城縣東(縣西北至州五十八里水)
(去縣二十九里)又東逕鼓城縣北(縣西至恒州九十五里水去縣十三里寰宇記)
公元586年
(云隋開皇六年藳城地昔陽縣十八年改日鼓城)又東逕深澤縣南(縣西)
(北至定州九十里水去縣二十五里即氷合光武䖏俗謂之危渡口)又東逕無極
縣北(縣北至定州八十里水去縣三十里)又東北鹿城縣西北(縣東)
(至深州二十五里水去縣四十二里與博野縣分水寰宇記滹沱河博野縣東南三十五里)又
東逕安平縣南(縣東南深州五十三里水去縣二十三里派水今名礓河西自定)
(州義豐縣界流入)又東北饒陽縣北(縣西至深川三十里水去縣四十五里)
(縣治魯口城也公孫淵司馬宣王征之鑿滹沱入派水以運糧因築此城盖滹沱有魯沱之名)
公元398年
(因號魯口後魏道武皇始三年車駕魯口即此地也)自此以下當入瀛莫
二州境而元和志亦闕按寰宇記瀛州河間縣西
二十里髙陽縣東北十四里莫州鄚縣南二里霸
大城縣北一百三十里文安縣西北三十里皆
有滹沱水此即漢志云從河東至文安入海者
以今輿地言之繁畤代州崞縣忻州定襄五臺
縣(並屬山西太原府)靈夀真定藁城深澤無極(並屬直隷真定府)
束鹿博野(並屬保定府)安平饒陽(並屬真定府)髙陽(屬保定府)任
丘(屬河間府)大城文安(並屬順天府)諸州縣界中皆古滹沱
水之所行也宋初猶未改塘濼既興引水歸北
文安之堙廢遂以樂成(今獻縣)滹沱别水
滹沱之正流而故道不可復問眀天唘後漸徙而
公元1645年
南至本朝順治二年束鹿南決入冀州與漳
水渾濤而安平饒陽之地不復滹沱滹沱
河北川中溢決尤甚未有數年不變者而從冀
合扵漳水亦猶黄河之與淮合均為古今水道
極變
東漢以後浮陽(今滄州)參户(今青縣)東平舒(今大城)章武
(今静海天津)泉州(今寳坻)諸縣界中漳清合流之瀆即古
徒駭河西漢時大河猶行之者也故漢志云滱水
東至文安大河滹沱東至參户合滹沱别從河
東至文安入海是恒衞皆於文安入河也(今文安縣在霸)
(州南少東六十里)據水經注易水容城縣南又東合
自下互受通稱東至文安縣滹沱合又東
泉州縣南東入於海此即合漳御由潮河至獨
流口入海之道也(御河清河潮河界河)自塘濼興而文安
大城諸水多入白河(即潞河)其行潮河者唯漳御耳
古時滱易滹沱混而為一自文安大河海西
漢時猶然程泰之謂滹易中不與河通何邪
二水皆入河故禹必先九河而後治恒衛從
河以入海不然海口壅塞欲治二水不可得
冀州有三大陸一在鉅鹿郡班固繋諸禹貢
鉅鹿吕氏春秋鉅鹿又名廣河澤爾
雅晉有大陸孫炎云今鉅鹿縣廣河是也此真
禹貢大陸也(詳見下文)一在河内修武縣(古寗邑秦置修武縣)
(其故城在今獲嘉縣西北)左傳定公元年魏獻子于大陸還
卒于寗杜預大陸疑即吴澤陂近寗是也一在
太原鄔縣(今為介休縣地)班固九澤在縣北是昭餘
祁并州酈道元吕氏春秋謂之大陸是也
二者皆非禹貢大陸也今按吕覽九藪既云晉
大陸又云鉅鹿如謂大陸鉅鹿一澤
不應兩見故道元以鄔澤當之盖晉為唐叔始封
大陸宜在其境内鉅鹿戰國時實爲地故
分爲二澤要之廣平曰陸是處有之其大者
謂之大陸猶之髙平曰原亦是處有之其大者
謂之太原耳然晉之大陸大陵縣界陸恐是
陵字之誤
蔡傳引程氏曰大陸云者四無山阜曠然平地
李吉甫以爲三州之地者得之今按漢
鉅鹿縣禹貢陸澤北一而已唐人所言
不一通典有二趙州昭慶縣隋爲大陸縣大陸
澤(昭慶廣阿縣隋曰大陸唐曰昭慶更名隆平今在真定府趙州東南一百里縣志云大)
(陸澤縣車北三十里杜家莊)深州陸澤縣有禹貢陸澤(陸澤本漢)
公元713年
(下博縣故城在今深州南唐先天二年下博饒陽鹿城地陸澤縣深州治今在真定府)
(東二百里)是也和志有四邢州鉅鹿縣大陸一名
鉅鹿澤在縣西北東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葭蘆
菱蓮魚蟹之類充牣其中澤畔又有鹹泉煮而成
百姓資之(鉅鹿南䜌縣亦兼得鉅鹿縣地在今順徳府東北一百二十里漢路)
(温舒鉅鹿東里人取澤中蒲截以為牒編用寫書即此澤也)趙州昭慶廣阿
澤在縣東二十五里即大陸别名深州鹿城縣
陸澤縣南十里(鹿城鄡縣今為束鹿縣保定府祁州南一百三十五里)
陸澤縣三里大陸之澤是也程泰之
以邢趙深三州之地為大陸自杜李始愚竊謂唐
鉅鹿縣東境鉅鹿縣地澤在西北昭慶
一澤二縣之境即班固云在鉅鹿縣北孫
炎所云今鉅鹿縣廣河澤者也而志家唯以平鄊
為古鉅鹿求此澤而不得遂言今盡為丘隴豈知
和志獨詳於鉅鹿原不在平鄊界邪宋河渠
公元1107年
大觀元年河決鉅鹿縣遷縣于髙地以降
平下濕亦遷之則二縣地勢最卑澤在其間眀矣
(通典昭慶陸澤縣有澤而鉅鹿鹿城無之可見四澤實止二澤)唐人亦似知漳水
即禹河故以南宫所出之洚瀆為北過降水以深
州之大陸澤至于大陸意謂如此大陸在過
之後與經適合故不主鉅鹿而取陸澤然枯洚
漢時漳水之徙流實非禹迹以為禹迹此亦
是河别為降不可謂之過也大陸在邢趙二州
而深不與傅同叔云凡廣河澤以東其地平
緜延千里皆謂之大陸是瀛滄亦大陸矣河自大
陸又北始播為九河誠如傅言則許商所謂九河
自鬲以北至徒駭間相去二百餘里者将何所
其地邪
大陸禹更有濬畎澮之功非因恒衞從而遂得
耕作也觀復言可見大陸地洿下東有大河
有恒先是九河未通恒衞未從合而為瀰漫
之勢平地皆成巨浸至是二水從河以入海禹乃
濬其畎澮達於支川其澤亦為之陂障以資蓄洩
耕作之事以興復言既眀其非一役也
島夷皮服夾右碣石入于河(釋文島當老反夾音協碣其列反渭按島史記漢書並作鄭康成王肅並稱烏夷疏云孔讀烏為島則唐初亦作鳥字今本作島盖開元中所改也)
 傳曰海曲謂之島碣石海畔正義曰島是海中山夷居其上為島夷王肅東北夷國也地理碣石山北平驪城縣西南碣石海畔山也蘇氏曰河自碣石山南渤海北入海夾挾也自海入河逆流而西右顧碣石如在挾掖也林氏島夷皮服者言水害既除海曲之夷獻其皮服禹貢九州之末皆載其達於帝都之道周希聖天子之都必求其舟楫之所可至使夫諸侯之朝貢商賈貿易雖其地甚逺而其輸甚易此説得冀州三面距河是其設都之意實有取於轉輸之利朝貢之便也禹貢所載上言田賦貢篚之事而於下言所由以達帝都之道其始末曲折莫不具備而皆以河為主盖達於河則達於帝都故也朱子碣石山負海當河入海之衝自海道夾出碣石之右然後入河而達帝都也蔡氏沈曰島夷皮服來貢北海河南西轉碣石在其右轉屈之間故曰夾右也金氏皮服爾雅所謂東北方文皮者(郭璞云虎豹之屬皮有縟綵)都昌陳氏大猷曰此夷狄方物自效冀州不言不相妨礙鄭氏曉曰碣石島夷連書此即島夷入貢之道也渭按通典三韓在海島之上朝鮮之東南即此所謂島夷驪城後漢説文特立之石東海碣石山文穎酈道兀所説當在直隷永平府昌黎縣東南今其地無山以應之辯見導山河逆河九州之末皆言貢道然亦所以治水成功曰夾右碣石入於河則破碣石河流之事隠然可見
九州之末各載其通帝都道傳以為治一
州之水既畢遂還帝都白所治非也禹欲白所治
不必身入帝都即使身入帝都亦何難於陸行
必循各州紆㢠之水道廢時失事鄭康成
治水既畢更復行之觀地肥瘠貢賦上下如此
則不當敘於田賦貢篚之後王肅謂功主於治水
故詳記各州往還渉之水名今按所載皆達河
之道非有往還涉之事諸説皆不可通至周氏
之言出而其義始定此實後人前人䖏謂今必
不古若者曲士之見也
鄭康成云鳥東方之民搏食鳥獸者史記正義
靺鞨鳥夷括地志云靺鞨國古肅慎也在
京東萬里已下東及北各抵大海其人多勇力
善射弓長四尺弩矢用楛長一尺八寸青石
鏃渭按此即周初所貢之楛矢石弩也然史記言
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北有肅慎東有夷則
自是二種鳥夷非即肅慎洪水初平肅慎亦未
遽通也今本島夷薛士龍云海上諸夷濊貊
慎之屬按海中山水繞其四面斯謂之島島夷
唯倭韓可以當之濊貊肅慎之國東面大海
餘皆通陸不得島夷
漢書朝鮮傳真番(音潘)辰國欲上書見天子又雍閼
公元26年
弗通辰國即三韓地後漢書光武建武二年
東夷韓國率衆樂浪(音洛狼)内附東夷傳韓有
三種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辰(晉梁二書弁韓)馬
在西有五十四國其北與樂浪南與倭接辰韓
在東十有二國其北與濊貊弁辰辰韓之南
亦有十二國其南亦與倭接凡七十八國百濟
一國大者萬餘戸小者數千家各在山海
地合四千餘里東西以海為限皆古之辰國也馬
韓最大共立其種為辰王盡王三韓之地北史新
羅者辰韓族也地在髙麗東南辰韓亦曰秦韓
相傳言秦世亡人避役來適馬韓割其東界居之
以秦人故名之曰秦韓言語名物有似中國人
辰韓王常馬韓人作之不得自立王辰韓之始
六國分為十二新羅則其一也唐書東夷
髙麗地東跨海距新羅南亦跨海百濟百濟
别族也南倭北髙麗皆踰海乃至其東則新羅
新羅弁韓苗裔也地横千里縱三千里東距長人
東南日本西百濟髙麗今按新羅百濟三韓
七十八國中二至唐時則有新羅百濟而無三
韓之目遼史地理志有髙州三韓縣辰韓扶餘
弁韓新羅馬韓髙麗開泰中聖宗髙麗
三國遺人遼東界中僑置三韓縣今以遼東
為三韓非也古韓國朝鮮東南大海中依山島
而居水環四面故曰島夷(元和志大人故城登州黄縣北二十里)
(司馬宣王遼東造此運糧從此入今新羅百濟往還由於此盖河自東漢以後徙從千乗)
(入海故唐時島夷貢船渤海南岸入河禹河由碣石入海故西指碣石夾右而入河也)
云島還服其皮眀水害林少穎茹毛
血而衣皮夷狄本性不必水害既平而後得服
其皮也乃改為今説王氏炎云北方地寒故服皮
南方地暖服卉東陽陳氏曰非也此自各言有
所出耳北皮服亦服之乎南方
亦服之乎如吉貝木綿南方所出然皆非暑服
陳説良是
王伯厚云在髙麗界者為左碣石平州南者為
碣石盖以經文右字屬下讀愚謂經有二荆山
不加南北字以别之有二䝉山不加東西字以别
碣石而已何用目之曰右果爾則導山之文
右字當為碣石金吉甫取之殊不可
馬眀衡行海者有山可見望山為凖無山可
則望星為凖意碣石是自達河所望以為
固無妨於逺豈必逼近肱腋之下然後謂之右
轉屈之間邪徐常吉云海水漫天入河之道難認
碣石髙峙其右由海望之如右腋也此皆以碣
石為離岸數十里之大山故有是説其實此山不
過一海濵巨石負海逆河之衝故大禹鑿之
以納河自東北泛海而來者帆拂其顛舟檥其足
真如在肱腋之間非遙望以為準也
程泰之冀北遼東西右北平漁陽上谷
地其水如遼濡滹易皆中髙不與河通故必自北
然後達河也渭按大遼水出塞外又東南流
安市縣西南入海西去碣石五百餘里此誠不與
河通濡水一音人朱切出涿郡故安縣東南流至
公元前580年
范陽縣易水入河春秋昭公七年齊燕盟于濡
即此一音乃官切讀若難從塞外來東南流
絫縣碣石山入海(即今欒河)此正值逆河之尾亦不
可謂不與河通也至若滹易二水合流至文安入
它日幽并貢道正由此以為不與河通北
來者必由海入大謬吿成之時冀北尚未制貢
此經専為島夷而設與五郡之地全無交涉
 禹貢錐指卷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